每年 4 到 6 月,在我国西南地区的高海拔草甸,都会上演一场独特的 “寻宝” 之旅 —— 冬虫夏草采挖活动。不同产地因海拔和气候的差异,采挖时间和场景各有特色。
西藏那曲,这片平均海拔 4500 米以上的高原,是冬虫夏草的优质产区。5 月中下旬,当积雪开始消融,采挖季正式拉开帷幕。牧民们身着厚实的藏袍,带上挖虫草的小锄头和干粮,迎着高原的寒风出发。他们在广袤的草甸上,俯身仔细搜寻,每走几步,便半趴在地上,目光如炬,不放过任何一处草丛。一旦发现露出地面 2 - 3 厘米的子座,就会小心翼翼地用锄头将虫草周边的土整块挖起,取出虫草后,再把草皮回填压实,践行 “挖十填九” 的生态保护法则。暮色降临,牧民们回到营地,将当日收获的虫草装入特制的柏木盒,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。
青海玉树的采挖现场同样热火朝天。采挖者们为了寻找高品质虫草,往往要攀爬到海拔 4000 米左右的山坡。他们在稀薄的空气中艰难前行,凭借丰富的经验,辨别着虫草与枯草的细微差别。虫草采挖不仅考验眼力,更考验体力和耐力。许多人一找就是一整天,累了就席地而坐,吃点干粮补充体力,稍作休息后又继续寻找。傍晚,大家陆续回到家中,将挖到的虫草进行简单清理,期待着能卖个好价钱。
四川甘孜、阿坝等地,采挖时间相对较早,4 月初便已开始。这里海拔在 3000 - 4000 米,采挖者穿梭在山间草甸。由于虫草虫体相对瘦小,且子座颜色较深,与周围环境更为相似,寻找起来难度不小。但采挖者们凭借敏锐的观察力,在草丛中耐心寻觅。采挖过程中,大家也十分注意保护环境,尽量减少对草甸的破坏。
在云南迪庆的高海拔区域,因生态环境多样,虫草分布较为分散。采挖者需要翻山越岭,前往不同的区域寻找。他们一边留意着脚下的路,一边扫视着周围的草地。当成功挖到虫草时,那份喜悦瞬间驱散了身体的疲惫。
冬虫夏草采挖,不仅是一场获取珍贵药材的劳作,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体现。采挖者们在收获的同时,也用实际行动保护着这片孕育虫草的高原草甸,让这份大自然的馈赠得以延续。